
最近在web archive上发现了远古互联网时期TK教主在百度空间写的博客,同时也发现了caoz的博客。后面准备每发一篇文章,附带转载一篇TK或者caoz的博客,谨此记录。
我为什么写Blog
2010-01-17 14:23 by tombkeeper
前阵子benjurry再一次提醒我:有好几个月没有真正写一篇Blog了。他不知道的是,我正在又一次戒Blog。
就像很多人戒烟戒酒一样,我也多次戒Blog。从现在仍在写来看,显然暂时是都失败了。
我为什么要戒Blog呢?在一个有两千年文字狱传统的国家,写字是一件风险不确定的事。那些清洁摩天大楼的工人,虽然整天都在冒险,然而为了挣钱养家,不得已而为之。而我并不指望Blog挣钱吃饭,并无不得已之处。从利害算计上说,戒Blog是一个理性的选择。
我为什么要写Blog呢?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登山攀岩,这并不能挣钱养家,甚至还要花不少钱,然而人们仍然愿意以身犯险。这是因为有些人觉得,人生应当如此,生活需要吃饱了撑的。刘勰说“蚌病成珠”,韩愈说“物不平则鸣”,大概就是我写Blog的原因。
我从事的并不是“越多人知道我越好”的那些类工作。Blog对我而言,非但不能赚钱,甚至都不是一个赚钱的辅助工具。所以我也没有尽可能扩大读者群的强烈愿望。事实上,我有时候还会刻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譬如,经常使用一些过于书面化的语言,大段引用文言,使用一些晦涩的表述方法,以使文章产生选择性的可读性降低。
我写Blog更不指望说服别人,让原本有着另一想法的人接受我的观点。事实上,如果一个成年人的思想仍能轻易被一篇文章所改变,读了A便赞同A,读了B便赞同B,那么,这样的思想,也是不值得去改变的。对于持不同意见的朋友,如果能够放开思想,把我的观点作为一种可能性加以思考,我就很高兴了。
每当我犹豫要不要就某事写篇Blog的时候,常常会想:世上能访问互联网,又能阅读中文的数亿人中,必有人也是如我这般想的,这些人若能凑巧看到这篇Blog,该是多么欣慰。
我为什么写微博
来自tombkeeper 的 微博
我写过一篇Blog,叫《我为什么写Blog》。但我写微博的原因略有不同。微博不是坐而论道的理想载体,它最大的作用是为和我们观点类似,但语言能力稍逊的朋友提供与人谈论问题用的弹药。
我在《我为什么写Blog》中说过:“如果一个成年人的思想仍能轻易被一篇文章所改变,读了A便赞同A,读了B便赞同B,那么,这样的思想,也是不值得去改变的。对于持不同意见的朋友,如果能够放开思想,把我的观点作为一种可能性加以思考,我就很高兴了”。对微博来说,更是这样。
附
我为什么写blog呢,也有一些原因。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的原因,我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,对于看到的听到的时常会冒出一些想法。当然据我观察,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,不少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的欲望。但是我决定把这些想法写下来,一是总结和记录,因为在脑子里想和写出来讲明白确实是两码事。第二点,茫茫互联网中如果有人碰巧看到了我的blog,引起了共鸣,那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。而如果能帮助到别人,那就更是我的荣幸了。
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尽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,到三十多岁的时候读一读,如果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,那这就是你的思想。以此作为基准,要是有一天你开始反对这些,说明你开始衰老了,或者你的期权快能兑现了。
——tombkeeper
现在互联网的问题不是信息太少,而是信息太多,大部分信息是垃圾信息。一种错觉是互联网的信息大爆炸缩小了信息差。但是垃圾信息太多,难以辨别,而有用的信息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取,事实上反而扩大了信息差。还有推荐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的问题,这里不再探讨过多。
依赖于我自认为比较优秀的信息搜索和筛选能力,我觉得我的信息源还是不错的,有博客、公众号、微博、Twitter等等。这些信息让我了解了更广阔的世界,有些也引领了我的思考,尤其是TK教主的微博。但是我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这些信息是碎片,我也许可以凭借记忆力将有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,但终究是不完整的。
孔子说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”。荀子说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”。杨绛曾对一个给她写信的年轻人说: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”。我知道我肚子里的墨水有限,没有知识沉积的思考,就如地基不牢的大厦,是站不住的。
还是要读书,多读书,读好书。